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改善学生课堂效率,2022年11月15日,电子技术教研室开展了“如何组织有效的课堂讨论”的研讨会。
经过大家的讨论,一致认为课堂讨论是目前运用得最多的合作学习形式,有效的课堂讨论,可以让参与讨论的学生课堂获得牢固的知识,并对讨论的问题进行严谨思维的过程。对于组织有效的课堂讨论,大家达成了以下共识:
一、尽量让所有学生相互交流观点
课堂讨论中容易出现的情况是:中等生和学困生缺乏发表意见的欲望和机会;优等生过于积极,容易垄断和支配小组讨论。这两种状况都不利于讨论的正常进行。因此,讨论前,所有学生应明确认识到,讨论的意义在于相互交流观点。讨论成果应当是在汲取全体成员观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讨论的形式可以丰富多样,如先写后说、互相提问等,不同层次的学生能依据自身情况发挥个人优势。
二、选择合适的讨论题目
确定好课堂讨论的题目,题目要有一定的探讨性和争议性,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学生认识中的模糊点等,都是可以进行讨论的关键之处。在这些地方展开讨论,才具有挑战性,才能促使学生认真思考、探究因果、澄清观点、从多角度吸收信息,达成共识,提高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
三、创设合适的讨论氛围
创设宽松和谐的上课氛围。成功的课堂讨论有赖于合适的课堂氛围,若想使学生在讨论中敢于自由地表述自己的想法,课堂氛围必须适当的宽松和谐。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鼓励学生,要自由地发表见解,引导学生积极发言。
图:梁昕
文:梁昕
审核:丁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