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教育,是一次次心与心的交融”,在后疫情时代,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健康的心理建设,并将其融合到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就这个问题,基础教研室于2022年12月15日下午在线上,开展了“如何做到教育与育心一体化?”的大讨论。
首先,教研室主任司翠平老师介绍了学院心理健康中心近几年对在校学生所做的心理健康筛查情况,分析了常见的问题。主要有这样几方面:新入学学生常见环境的适应问题和对大学学习的专业方向不清楚,学习目的不明确问题;老生常见人际关系、情绪控制、求职择业问题等,虽然有相应的课程和辅导员、心理导师为他们排忧解难,但是更多与学习、专业有关的问题还是需要我们专业课程的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
郁镭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了自己的想法:作为一位老师,首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为人师表,用自己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坚信“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次对待学生不要一味地说教,常常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另外在教学内容上融入具有正能量的思政元素,切记生搬硬套。
宋中园老师作为一位年轻的老师,更容易和学生交流,他为了带比赛经常和同学们吃在一起,共同研究竞赛题目,在这个过程中一旦发现学生思想上有不和谐的因素,产生一些消极的想法,都会及时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方法给同学以关心关怀。
最后,司主任总结了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育心”的重要性,我们为国家为社会输送的人才一定要德才兼备,“教育和育心一体化”也不是一次大讨论就能解决的,还需要我们全体教师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提高。
供稿人:郁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