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管理是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影响着教师的课程教学质量。课堂管理主体责任在教师,智能电子应用教研室于2023年4月18日开展了关于“教师如何管理好课堂”的这一教学基本功的研讨。
首先由主持人梁昕老师分析了课堂管理的重要性,大家了解到作为高校教师,必须要掌握相应有效的课堂管理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专业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其次主持人提出了课堂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存在部分教师课堂管理不严格,不遵守教学规范,课堂上与学生互动少等问题。同时也分析了现在学生常见的课堂不文明现象,如上课迟到,上课玩手机,做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事情等。
针对以上问题,教研室的教师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要管理好课堂,要从教师自身和学生管理两方面入手。
教师上课应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质量、课堂纪律全面负责,严格管理;严格遵守课堂教学规范,不迟到早退,不提前下课,按规章制度调停课提前办手续;教师进入课堂应做到仪表端正,言行文明,不得有《教师师德师风负面清单》规定禁止的行为;按要求带全授课计划、教案、课件、课程标准等教学资料;改进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走到课堂中间,多与学生交流,互动,提醒开小差的学生,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改进和完善考核方式,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式应在第一次授课时告知学生,并加强对学生课堂学习表现的全过程的考核。
学生管理方面,课程导入第一节课时与学生约法三章,规定好课堂纪律要求,并与考核相结合。上课严格管理,及时与辅导员沟通,将考勤情况做好记录。教研室教师还讨论出一些进行有效课堂管理的好方法:除了通过点名学生回答问题或直接点名,达到提醒学生注意听讲的目的以外,还可以通过用授课的语调,肢体语言,突然安静等方法间接暗示提醒学生;开展实践操作课程时,培养学生小助手,帮助教师课堂管理和实践操作指导,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发挥学生积极性;通过课程思政教育,强化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意识,自我管理好课堂;对在课堂学习中受到批评的学生,及时做好课后教育工作,课后单独交流,让学生知道老师是关心他,并正视错误、改正错误。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大家收获颇丰,对如何开展课堂管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教师们也收获了很多如何管理好课堂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供稿:梁昕
照片:梁昕
审稿:丁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