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子应用教研室开展“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情境”的主题研讨

时间:2023-04-26浏览:112

高职课堂教学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最关键一环,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而目前高职校中的学生多现“低头族”,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者寥寥无几,且课堂学习氛團较为散漫。为更好地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课堂,提升教学质量,2023年4月25日,智能电子应用教研室开展了“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情境”的主题研讨活动。

首先由主持教师介绍了目前高职院校中课堂的现状情况分析了具体原因,并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盲目被动的学习状态,不仅不利于有效课堂地形成,也会影响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等严重后果;最后大家展开积极讨论,大家从学生、教师、课程内容三个方面提出相应对策,有利于对学生课堂自主参与意识的培养工作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总结如下:

  1. 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高职学生的自我管理,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课堂教学中,可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分析专业发展前景,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及本课程的热情及自信。根据相关教学内容,分解教学目标,与学生一起制定适应学生自身发展规律及学习特点的学习计划。促使学生在目标达成和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不断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培养自信心,锻炼其自主学习能力,形成学习内驱力。

  2. 创新教师教学模式,促进师生课堂互动。教师们在课堂中单一沉闷的“照书念"是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极为”诟病”的教学模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致。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认识到自身的主导作用,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参与意识,营造开放式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摒弃传统的师生交往观念,打通学生与教师之间得交流屏障,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

  3. 完善课程内容结构,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职业性是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开设需考虑的重要因素,其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方式也是学生选择高职院校就读的原因之一。教师们应当注重课程内容与职业功能之间的联系,课程内容既要突出实践性,亦要考虑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学习动机,教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积极自主地参与课堂。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培养基本工作能力。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大家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好地去运用对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提高课堂学习质量





                                              供稿人:张晨

图片:张晨

审稿:丁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