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我国多所高校和职业院校在产教融合型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更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实现了教育与产业的双赢。近日,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号召,推动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智能电子应用教研室于2024年9月30日在思学楼104教室开展了“产教融合型专业建设”主题研讨。本次活动由该专业负责人司翠平、张晨主持,倪帆、刘夏岚等教研室成员共同参与。
首先司翠平根据“关于开展产教融合型专业建设项目遴选的通知”结合本专业发展现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可以促进教育与产业的无缝对接,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此次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加强本专业与企业的合作,共同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同时该项目将优化专业设置,使专业设置更加贴近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
接着张晨就产教融合型专业建设提出自己的想法,产教融合型专业建设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建设目标的明确、课程体系的改革、师资队伍的建设、实践教学平台的搭建、校企合作机制的建立、政策支持与制度建设、评价体系的构建、人才培养与就业对接以及产业升级与创新驱动等。这些内容的协同推进将有助于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最后,教研室其他成员结合司翠平和张晨关于该通知的解读继续进行了深度的探讨,倪帆和郑明明从专任教师角度出发认为产教融合可以促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密切衔接,改变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和学习模式,以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刘夏岚、魏澜和万晴从辅导员角度出发认为辅导员作为连接学校、学生和企业的桥梁,在产教融合型专业建设中要起到积极作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如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产教融合型专业建设的要求。
此次教研活动为智能电子应用教研室的教师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交流和探讨的平台,通过此次讨论,大家更深刻意识到产教融合型专业建设项目具有深远的意义和显著的作用。它不仅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产业升级转型和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举措,也是应对未来挑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深化产教融合机制,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图:郑明明
文:郑明明
审核:丁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