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工作案例】大学生的自我觉醒与成长-----朱倩

时间:2024-10-25浏览:62

案例简介

电子工程系宿舍红榜率在2023年9月开学前三周持续走低,排在全校第四名。学生自觉性不够,学生干部无从抓起,尤其是22级学生经过大一一年愈加懒惰,23级新生没有认识到宿舍卫生的重要性。

案例定性分析 

此案例反映的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意识不强。

问题关键点 

1.如何让在校生意识到宿舍卫生的重要性。 

2.如何引导学生干部发挥管理的作用。

解决思路和实施办法 

1.整顿队伍,做好点、线、面管理模式。电子系的23级学生会干部(包含心理气象站)一共16人,所有的班长16人,宿舍长132人,中间有职务重复的9人,所带的这部分学干155人。目前,在校的22级和23级学生一共767人。在去年9月份系部工作会议上,按照电子工程系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的想法,这155个学生干部发挥好学生骨干作用,一拖四,也就意味着系里学生能带领好。这中间必须依托领导重视、辅导员指导、学干监督、学生自觉,缺一不可。

2.加强培训,明确学干责任。一学期两次学干培训,其中带宿舍长参与的培训占到一次。培训的目的主要是明确学生干部的工作任务、工作职责、工作规定,锻炼和塑造一支成绩优、作风好、能力强的学生干部队伍,切实发挥学生干部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中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系学生干部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排名班级前十名5人、前六名3人、前三名3人、第一名4人,用数据说话,虽然学干们总是忙活动、写新闻稿、做策划,但是他们都是一起忙一起聊,可以说在自我能力提升的同时,兼顾了学习。“见贤思齐”,跟优秀的人在一起,自己也会越来越优秀。实际上,他们聚在一起不是只干活,肯定会一起讨论八卦,这些八卦里面会掺杂一些有效用的信息,老师、课堂、学习、四六级、转本类似这样的。

成绩挂科的或者在学生会不作为的,系部学生会不留余地对这样的学生予以劝退。这是一个团学组织必须要有的一个姿态,要明确要求、落实要求。不能说这个孩子为咱干了很多事,付出了很多,就不好意思、觉得抱歉,然后依然把他留在团学组织里面。这个做法看似很绵柔,能当个好人,但是对于这个孩子本身和系部团学组织都是无效的,既不能促进这个学生本人由内而外向上的动力,又不能让其他学干意识到团学组织的严肃性。反而,还会让普通学生当中出现质疑的声音。

3.线上、线下交流,增强辅导员与学生的粘性。每天中午12点,在辅导员群和宿舍长群发布宿舍得分的专条信息,如果当天分数很低,比如83以下了,辅导员一定会降落在这个宿舍,开学第一个月会稍微累一点,刚开始书记也会带着去,等到一个月之后班级捋顺了,我们就会按照学工处要求的一周一去。重点的几个宿舍我们都知道,像润泽苑两间典型宿舍,当时我们系部的辅导员已经达成了共识,辅导员如果去宿舍,不会只去自己班级宿舍,这几个重点宿舍都会溜一圈。    

经验与启示 

1.多经历、多学习、多补足、多成长。团组织的活动都是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引领这一类的,学生会组织的活动基本涵盖的是校园安全和文娱类型的。每出一个活动,都相应的要提交策划案、新闻稿和总结。学校学工处处长经常跟我们会讲一句话“人在事中练”,辅导员是这样,学生也是这样。在结束一个事情之后,要去总结和复盘,不断得承接、总结、改进,才能成长。

2.事急则缓,事缓则圆。辅导员大多是快性子,或许也是后天锻炼成的快性子,因为手上事情多,每件事情都是亟待解决的,所以我们会为了提高效率只去快速的完成事情。但实际上,我们要学会思考,沉下心来去规划,因为事情虽然多,但是每个年级每个专业都是有规律的,等摸到规律之后,班级能捋上手了,配合着学生干部做抓手,固定的时间段做固定的事情,会省心很多。如果遇到突发的安全问题,能够第一时间到学生身边,一定要及时赶到。解决措施很棘手的,可以向有经验的老师或者系部领导求救,他们都会来帮助我们,千万不要因为不好意思打扰这种,导致情况恶化,拖到无法处理。


文字:朱倩

审核:陈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