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王曙群授课顺利开展

发布者:王国珍发布时间:2022-07-01浏览次数:127

为了更好地培养新一代航天队伍的高技术人才,大力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引领和促进技能型人才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蓝岛创客空间邀请大国工匠王曙群于6月29日晚为我校师生开展了线上授课。第五期“双创教育试点班暨大国工匠班”全体学生和“金陵号”暨中国青少年科普卫星(八一08星)工程师生团队参加了本次授课。因疫情影响,本次授课以线上授课的形式开展。

首先,蓝岛创客空间王国珍主任介绍王曙群老师,不仅是航天技术的探路人,更是“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大国工匠。作为国内目前唯一的载人航天器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中国航天最年轻的特级技师,从神舟八号到天宫、天舟,王曙群老师带领团队经历了多次飞行试验考核,圆满完成了交会对接试验任务。

王曙群先生以“从航天‘三大精神’看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主题进行了本次授课。

王曙群先生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时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强调了科技力量的重要性。航天工业是尖端工业,是科技力量的前沿,大力发展我国的尖端工业,能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力发展我国的航天事业,能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与我国的大国地位相匹配,为世界航天事业作出积极贡献,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从1956年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正式成立,到2019年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凝聚了航天人的无数心血。贯穿其中的正是航天的“三大精神”,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传统精神,到“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到“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航天三大精神”反映着不同时期航天事业的特征,体现着一脉相承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航天事业之魂。

通过本次王曙群先生的线上授课,让师生们深刻感受到了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我们将传承工匠精神,创新发展路径,助力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