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重视基本道德规范和基本道德秩序,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传统。行为品德无论对个人还是对整个国家、整个民族都是何等的重要。
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道德观,提升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营造“崇德尚善”的浓厚氛围。2016年11月1日,在人文社科系会议室,思政中心全体教师与部分学生召开了教育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围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道德修养专题内容,拟在全校开展“道德校园行”主题教育。
首先,董老师谈了本次活动的宗旨。这次活动,旨在进一步深化高职思政课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为学生搭建一个沟通、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同时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并通过实施“道德校园行”主题教育宣传活动,促进校园道德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使学生充分体验习善行善的快乐,让学生积善成德,形成健全的人格。
紧接着,针对活动形式、活动内容、活动流程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形成了共识。
“道德校园行”主题教育宣传活动立足于校园,并逐步延伸到校外。在课堂,可以举行道德演讲,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认知。在校园,可以通过倡导“日行一善”,让学生寻找身边的好人好事,争做道德楷模,培养学生向善、从善、行善的心理品质,拥有爱心、富有同情心、怀有感恩之心;引导学生坚持做好事,做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形成“知行善、学行善、比行善”的良好局面。在校外,则可以开展多种多样校外服务活动。
最后,参会的学生代表积极发言,将本次的策划会推向高潮。其中,电子系的一些同学打算在校内开展义务维修电器的服务,地点可以设在大学生服务中心。信息工程系的部分同学将会利用周末时间去附近的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人文社科系的部分同学会和青年志愿者协会一起去开展支教活动。本次策划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