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信息工程系党支部在博学楼311室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学习扩大会议,继续开展“原原本本研读原文,原汁原味学深悟透”之《中国共产党简史》学习分享活动,支部全体党员教师、教职员工参加学习,本次学习由支部纪律委员刘娴同志主讲,主要内容是分享《中国共产党简史》的第五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及第六章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曲折发展。
首先,刘娴同志分享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的主要内容,学习主要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抗美援朝战争和土地制度改革、国民经济的恢复、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等五个方面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艰辛历程。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和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国家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但同时在军事、经济、国际和党自身的队伍建设上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困难,面临着很多严峻考验,面对复杂形势和种种考验,我们党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稳健的政治措施,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地迎接挑战,充分展示了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钢铁意志。
随后刘娴同志又给大家分享了第六章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曲折发展的内容。本章主要讲述了,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是党在全国执政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在开幕词中开宗明义地指明大会的任务是:“总结从七次大会以来的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他满怀信心地说:“已经得到解放的中国人民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一定能够一步一步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人们热切感受到,中国历史上一个新的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开始了。
通过学习分享,大家表示,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党,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一时期虽然不长,但面临的形势、挑战,都是我党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也是极其缺乏经验的,但是我党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充分结合起来,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完善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最终较好地解决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系列问题,巩固了社会主义政权,升华了毛泽东思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今天的我们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必须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工作实效,以攻坚克难、求真务实的态度做好本职工作,将工作干好、干实、干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