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下午,信息工程系党支部继续开展“原原本本研读原文,原汁原味学深悟透”之《中国共产党简史》学习分享活动,在博学楼305室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学习扩大会议,支部全体党员教师、教职员工参加学习,本次学习由电子工程系支部李俊娇同志主讲,主要内容是分享《中国共产党简史》第六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分享中,李俊娇同志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形成过程、核心观点、主要内容及历史地位几个方面展开。她表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和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不是某些人的主观意念,而是在充分地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最新实践的基础上,集中了全党的智慧和创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与完善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时期。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李俊娇同志表示:“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随后李老师还对分享做了总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第一,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第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第三,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最后,支部书记吴伟萍同志表示搞好党史学习教育,重点在悟。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深刻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深刻认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及其重大和深远的意义。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认识,从党的非凡历程中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自觉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为指引,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