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资助育人故事 激励你我共前行 ——学工处成功举办辅导员沙龙活动

来源:学工处发布时间:2017-06-01浏览次数:1647

 61日上午,我院学工处在大学生健康成长中心活动室举办以“资助和育人经验交流”为主题的辅导员沙龙活动。学工处处长姜振宇、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庄燕、各系部学生干事、辅导员参加沙龙活动。辅导员沙龙活动由学工处王卓老师主持。


 会上,学工处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庄燕就资助工作政策和我院资助育人工作与在座的辅导员进行了交流研讨。随后,机械工程系辅导员林巧芬、自动化工程系辅导员邢子然、电子工程系辅导员杨瑞、信息工程系辅导员王林林等分别就辅导员如何做好“资助”与“育人”工作做经验汇报交流。


 机械工程系辅导员林巧芬表示,要公平、公正的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要资助为体,育人为中心要关注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摆脱经济贫困和心理贫困的双重压力,正确把握自我,体现自我价值。要加强诚信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申请助学贷款、助学金同学的诚信教育,把“资助”与“育人”结合起来,让困难同学拥有良好的道德信念。


 自动化工程系辅导员邢子然就高职院校资助政策的改进方法进行了分享。她表示,高职院校的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在不断地完善,学生资助类型也较为多样,根据资助来源可分为政府资助、学校资助与企业资助等。但高职院校对于困难生的认定并非完全客观和精准的、缺乏科学的衡量标准,困难生的认定制度是应该得到改进的。认为应改进贫困生认定机制,要尽可能地拓宽资金渠道:如创办勤工助学组织、教育基金会等渠道筹得教育资金。要完善高职院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要注重方式与观念创新。要注重对于受资助学生在思想教育上的教育。


 电子工程系辅导员杨瑞就从事资助工作时发现的三个方面问题展开交流:资助工作重物质资助,轻精神资助;受资助学生的“等、靠、要”思想;育人功能被弱化甚至忽视。杨瑞老师结合实际工作对职业院校资助育人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一方面宣传资助政策,另一方面强对资助学生的引导。强化认定流程环节,加强辅导员资助工作的培训与学习并充分利用学生力量与舆论监督。建立考评机制,以奖代助,让学生明白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鼓励学生积极向上,在获得资助的同时,应通过力所能及的事来回报社会,并在受助的同时学会自助和助人。


 信息工程系辅导员王林林通过资助改变受助学生心态的两个案例引入,发表资助不仅仅是金钱上的,更加是精神上的观念。通过资助让学生成长,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资助办法,引导学生阳光积极的成长。

  辅导员沙龙活动上,各系部辅导员还对学院日前开展的创客嘉年华活动和近期与学生工作有关事项进行了讨论交流。

 常态化的辅导员沙龙活动,是强化学工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一环。学院学工处旨在通过开放型、学习型、研究型的组织形式,为全体辅导员提供一个拓展视野、开阔思路的途径,启迪智慧、激发灵感的平台,更新理念、创新发展的载体,进而强化学生工作的研究与发展,提升辅导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推进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