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工程系组织“励志新青年 伴随共成长——伴随种子计划”线上公开课活动

发布者:高水冕发布时间:2023-12-05浏览次数:131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诚信意识和综合素养,树立诚信理念,培养诚信品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切实取得资助育人实效,确保“伴随种子计划”圆满落实。自动化工程系组织系部受资助学生于11月24日、12月1日两天19:00—21:00通过新华社现场云直播平台观看励志新青年,伴随共成长——伴随种子计划线上公开课

课前,邓敏先生强调在新发展阶段,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要求,学校将以学生高质量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刻把握资助育人内涵,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强化资助育人实效,凝心铸魂,做好表率。

本次公开课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内容总监刘晶主讲。她以《唯有人才会旅行——浅谈人类的旅行史与地理学的文学传统》为题目,从“谈谈旅游史地理学的文学传统”引入,带领同学们探讨旅行,生动地讲解了“旅”和“游”文字的由来以及“旅”和“游”在英文上的区别;从“旅”“游”与“地理学”诞生的关系、“大众旅游”到“旅行者”的人本主义转身、旅行者的求索、人与地的浪漫关系四个方面讲述了旅行的意义。引导同学们要刻苦钻研,做健康成长的“种子”;热情奉献,做传播爱心的“种子”;积极奋发,做目标远大的“种子”。

然后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中华遗产》杂志运营总监林少波为同学们带来的《我们为什么爱“古”里“古”气背后的中国审美》的主题演讲。林少波希望借此机会让同学们切实了解到中国的古典美学和优雅追求。林少波通过展示中国传统文物和建筑,充分展现中国古典审美的大简、精巧、低调隐逸和追求意境灵性等五个显著特点,他以书法为着眼点,与同学们探究了其背后所在的故事和灵魂,也借此共鸣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魅力。

上课现场,同学们认真听讲,通过这公开课不仅帮助同学们培养对地理美景和中国古典美学的优良审美标准,同时也在进一步强化青年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帮助种子学生明确职业目标,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正所谓“青年强则国强”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落实发展型资助育人政策,将希望的“种子”种在学生心中,温暖学生,滋养学生。引导学生在受助自助中锤炼意志、提升素质、增长才干,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文:于靖欢

图:于靖欢

审核:高水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