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极限发展史 强民族自信心 ——数学教研室第13 周教研活动

发布者:rw-fb发布时间:2021-12-01浏览次数:166

11月 30日,数学教研室全体老师展开了本周教研活动,会议由马小雪老师主持。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学习并探讨《高等数学》课程思政课教学设计。

首先,马小雪老师带领全体老师学习了《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素质目标。从知识的讲授到能力的提高再到素质的提升,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其次,学习了课程思政融入的内容,从融入知识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着手;把握课程的融入方式: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融入的思政元素体现在文化自信、思维能力、爱国情怀、创新意识、坚韧不拔、刻苦钻研、分析问题能力、毅力、敬业精神、思想品德修养、学习兴趣、勇于探索。

再次,学习了教学引入和教学展开部分,例如在有极限概念时,由极限的发展史引出极限的概念,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数学原则,由数列极限的概念类比得到函数极限的概念,并会求分段函数在分点处的极限。从概念的引入到数列的极限,融入极限概念发展的中国史和世界史,课程思政切入点的创新体现在让学生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中感受到中国数学文化的厚重感,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在方法中创新上,通过庄子语录、刘徵、祖冲之等人的故事,使学生知道我国是首个产生极限的国家,也是首个应用极限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国家,并对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感。

最后,大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各自提出了自己的观点:1、学习这样的经典案例有效地节省了备课的时间,提升了备课的质量,利用了优秀的教学资源,也产生了教学的反思:2、让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理解学生的困难,站在更高的理论角度帮助学生理解,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