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上午,人文社科系英语教研室全体教师相聚云端,积极探讨了第七届冠盛杯”创新创意创业大赛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内选拔赛备赛经验,之后认真学习了外语微课教学制作与应用的培训讲座,会议由陈兰老师主持。
自学院第七届冠盛杯”创新创意创业大赛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内选拔赛启动以来,各系部及教研室积极探讨本次大赛参赛项目创新点,鼓励学生参赛,指导更多优秀创客作品,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搭建产教融合新平台。教研室教师针对这一主题做了积极探讨并分享各自的经验:
首先,作为专业班主任,结合本班学生专业特色及学生特点,在开展创客主题班会上,鼓励学习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注重优秀作品的积累,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完善提高,创造更多优秀作品;及时与专业老师沟通交流,为学生创新创意项目提供支持和帮助;鼓励班上点子多的学生,可参考激励办法,激发参与兴趣;认真学习往届优秀项目和作品,指导学生团队项目时注重细节和规范的指导;将不同特长的学生组队,团队完成任务,互帮互助,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
随着网络教学视频资源的逐渐丰富,微课脱颖而出并成为高校教师课堂的重要教学工具,丰富英语课堂,为提高教研室教师微课制作能力,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外语微课教学制作与应用的培训讲座。
第一,内容选择上选题新颖,实用,合理,针对性强;第二,教学设计上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清晰,过程完整,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第三,视频制作上,制作流畅声音画面清晰色彩搭配合理;第四,发音标准,地道语言表达准确,具有感染力。讲座从微课选题,微课设计,微课制作三个方面来指导大家如何做好微课。
微课选题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明确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目标,充分考虑学习者的需求,从学生乐于学,学生感兴趣的和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从学生需要学的,学生认知和理解上存在困难的地方着手。另外,英语教材是英语教学的载体,是微课选题的来源,对教材进行全面的研读和分析,做好教学知识点的结构,结合教学反思,选准微课知识点。
微课设计要明确用途,需考虑微课在整个单元设计中的定位,例如,用在哪?课前导学?课中辅学?课后督学?课前导学,侧重于基础的知识点的讲解或是单元教学内容导入;课中辅学,更适合于在教学过程当中采取小组教学的方式,把微课做为一个脚手架辅助学生对知识点或技能的学习;课后督学,侧重于与训练或练习。教学内容,将基于学生知识背景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学习,以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方式呈现,将其构建与个人生活经验相关的模拟情境中,以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和关注,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和价值,从而产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满意感,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用。
微课制作借助剪映和EV软件,并且给出了部分的建议:第一,微课中适时呈现教师形象;第二,出镜教师应恰当使用手势;第三,优先使用原声为微课配音,教师语速控制得当,语调运用恰当;第四,PPT画面简洁,把握字不如表,表不如图的原则。
通过此次探讨和讲座学习,为今后微课选题,微课设计,微课制作方面有一定的帮助,进而提升英语教师队伍综合素养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