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先进教学改革理念,共建高质量教学团队

发布者:rw-fb发布时间:2022-05-20浏览次数:188

5月17日下午,人文社科系英语教研室部分教师在博学楼303教室召开教研会,认真学习了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22年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高端研讨会”。在本次研讨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武世兴,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何莲珍,副主任委员向明友、赵雯、俞洪亮、刘建达,多位委员及有关专家学者齐聚云端,围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教学方法与模式创新、高水平课程与教材建设、新型教研组织建设等主题展开研讨,同绘高质量发展蓝图,共建大学外语教育新局。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武世兴作题为“新格局、新质量、新作为——深化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主旨报告。武世兴以“新格局、新质量、新作为”为关键词,分析了新时代大学外语教育面临的新任务,提出了大学外语教育应有的“人才观”“质量观”,并为大学外语教育的发展路径指明方向。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张敬源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的实践路径”为题作大会报告。张敬源指出,高质量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实现新时代一流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抓手。报告简要介绍了当前开展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的背景,分析了课程思政认识和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教师视角提出了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的主要特征。报告以大学英语跨文化教育为例,从教师、资源、教学设计等方面着重阐述了开展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的实践路径。张敬源强调,在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师人人可为、人人能为。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王海啸作题为“探索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项目式大学英语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大会报告。他首先梳理了教育学、心理学与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指出语言教学逐渐向更重视语言应用及学习者的主动语言知识与能力建构转向。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项目式学习”教学法被广泛运用于语言教学,强调对真实问题、真实内容、真实效果的关注,这符合交际式外语教学的理念。报告进一步介绍了项目式学习的设计原则,并结合中国大学外语教学实际,在教学目标、项目性质、师生角色、教学流程等方面对初步的设计框架进行了修订与调整,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项目式大学英语教学设计框架,并对框架中各设计要素的内涵进行了新的诠释。

通过高端研讨会学习,教师们了解英语教学前沿理论和先进教学方法,要提升听说读写等个人专业教学能力和相应语言技能水平,提升设计和应用能力,进而整体提升英语教师队伍综合素养和能力,共建高质量英语教学团队。